近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宣布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提前终止与工会达成的保障工作岗位协议,这原本应该保护其德国工厂的工作岗位直至2029年。此举标志着这家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进入了一个艰难的转型期,迫切需要通过削减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和公司高层表示,公司面临的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尤其是面对来自欧洲和中国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中国市场曾是大众汽车的重要利润来源,长期占据其全球销售的40%左右。然而,近年来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这加剧了大众的财务压力,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失去市场份额的背景下。2023年,大众在中国的销量降至约323万辆,远低于2019年的423万辆,这种趋势在2024年仍在持续。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大众启动了大规模的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原本希望在2026年之前实现100亿欧元的节省,但目前公司仍需要进一步削减40亿欧元。这迫使大众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在德国的生产布局,包括首次提出关闭德国境内工厂的可能性。具体的关闭工厂名单尚未公布,但包括位于Emden和其他地区的工厂都面临风险。工厂关闭和裁员的消息引发了工会的强烈反对,大众汽车工会主席丹尼拉·卡瓦洛公开表示将“强烈抵制”这一举措,称大众此举将对员工和地区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德国汽车行业的转型在全球电动车转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大众管理层强调,削减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是公司维持长期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德国工厂和工人的利益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尤其是下萨克森州拥有大众20%的股份并在董事会中占据席位,使得大众无法绕过工会单方面推行裁员或关闭工厂的计划。劳工代表的强势意味着大众的改革将面临复杂的谈判和可能的诉讼。
此举不仅影响大众自身,还对整个德国汽车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汽车制造商竞相向电动化转型,德国的高昂劳动力成本和过剩的生产能力正成为其在全球竞争中落后的原因之一。一些专家认为,关闭工厂和裁员是不可避免的,而德国政府和工会也必须顺应这一变化,以避免阻碍产业结构的转型。
大众的这项决定可以看作是德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竞争环境下寻求生存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还是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电动车制造商的强大竞争力,都要求像大众这样的传统汽车巨头加速转型。这一决定引发的广泛讨论反映了整个欧洲制造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汽车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