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日产汽车宣布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以扭转其经营困境。具体来说,日产计划削减20%的全球产能,并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此外,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自愿放弃50%的月薪,而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将相应减薪。这些举措的宣布紧随其2024财年第二财季财报发布,该财报显示日产净亏损达到93亿日元。日产还大幅下调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将原本预计的5000亿日元调低至1500亿日元。
日产目前的经营问题可以追溯到多个因素。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日产在战略执行中的问题也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产的产品组合老化,技术创新滞后,市场份额下降,导致了其财务状况的急剧恶化。
产能削减与裁员的原因
日产决定削减20%的全球产能,并裁员9000人的背后,反映了公司在面对财务困境时的紧急应对措施。根据日产的财报,2024财年第二财季(7-9月),日产的营收为29858亿日元,同比下滑了5%,而营业利润则暴跌85%,仅为319亿日元。更为严重的是,日产在该季度出现了93亿日元的净亏损,而上年同期则实现了1907亿日元的净利润。这样的财务表现使得日产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削减开支、精简产能和人员的举措。
具体来看,日产的全球裁员计划预计将影响约9000名员工。日产并未透露裁员的具体地点和时间表,但可以推测,这一裁员决策将主要集中在全球业务调整过程中受到影响的部门或地区。根据日产2023年3月的财报数据,公司在全球约有13.4万名全职员工,因此此次裁员占其总员工数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却对日产的日常运营和品牌形象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日产还宣布了将削减固定支出和可变支出,总金额分别为3000亿日元和1000亿日元。这一削减主要通过降低销售、综合及行政开支、降低生产成本和优化资产组合来实现。日产的目标是通过这些措施提高财务灵活性,确保公司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恢复盈利。
财务亏损与利润预期下调
从财报数据来看,日产的亏损状况令人担忧。2024财年第二财季,日产的净亏损为93亿日元,这一亏损幅度相较去年同期的1907亿日元的净利润,呈现出剧烈反转。更加严重的是,日产的营业利润仅为319亿日元,同比暴跌85%。在第一财季,尽管日产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却大幅下滑,营业利润从上年同期的1286亿日元降至仅10亿日元,降幅达到99%。
这种财务表现迫使日产公司调整了其2024财年全年营收和利润预期。营收从最初的14万亿日元下调至12.7万亿日元,而营业利润预期则从5000亿日元大幅调低至1500亿日元。净利润预期则由3000亿日元调整为“未定”。这一预期调整无疑反映了日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市场挑战与战略调整
日产目前的困境,与其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首先,在北美市场,日产的产品更新问题成为了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奇骏和轩逸这两款车型的更新出现了问题,加之日产的产品组合老化,导致其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日产在北美市场的销售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并且由于促销折扣的增加,日产的利润率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日产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导致了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的迅速下降,而日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较为平淡,未能有效应对这一市场变革。尤其是2024年6月,日产宣布关闭了位于中国江苏常州的乘用车工厂,这是日产首次在中国关闭工厂。关闭工厂的决定反映了其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现实,日产预计在中国的产能将削减约10%。
除了市场的竞争压力,日产还面临着产业链中断和技术创新滞后的困境。全球半导体短缺、供应链问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产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减持三菱股份以回笼资金
为了缓解当前的财务压力,日产决定减持三菱汽车的部分股份。具体来说,日产将其持有的三菱汽车股份从34%减少至24%。这部分股份将由三菱汽车回购,预计将为日产带来约686亿日元的资金回流。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日产的财务灵活性,尤其是在当前资本密集型、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环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日产最初收购三菱汽车34%股份的背景是由于三菱在2016年曝出油耗造假丑闻,股价大幅下跌。日产在此时选择收购三菱汽车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然而,尽管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成立后,三菱汽车的财务状况有所恢复,但其在联盟中的地位始终较为边缘。此次减持三菱股份,既是为了支援三菱汽车的经营战略,也是在当前形势下优化日产财务结构的重要举措。
日产目前面临的困境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全球供应链波动的背景下,传统汽车制造商必须迅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日产的产能削减、裁员、战略调整等措施,虽然从短期来看能够缓解财务压力,但能否真正实现长期的业务复苏,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日产能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和市场布局的调整重新获得竞争力,将是决定其能否恢复盈利的关键。
来源:汽车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