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化汽车造型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2018-07-25 11:03:26· 来源:清新汽车
“新四化”的风潮,近年来席卷了整个汽车界。所谓“新四化”,指的是未来汽车的四大发展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显然,这四大趋势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而又各有侧重。那么,新四化车型的造型设计呈现出了怎样的特征?未来又将向何处发展?让我们结合实例,近觑远观。
“新四化”的风潮,近年来席卷了整个汽车界。所谓“新四化”,指的是未来汽车的四大发展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显然,这四大趋势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而又各有侧重。那么,新四化车型的造型设计呈现出了怎样的特征?未来又将向何处发展?让我们结合实例,近觑远观。
【现状盘点】
1、 SUV与MPV车身形式成为主要战场
造型角度而言,特斯拉式的底置扁平电池组布局使得车身偏厚,而当前的量产新四化车型普遍选择了更能掩盖车身厚度的SUV和MPV(或与其跨界)形式,并通过丰富的造型手段加以修饰。
当然,宽敞的空间也是它们上位的重要原因。毕竟,新四化车型的使用重心在于空间而非驾驶。
2、 造型不靠雕塑感,色彩远离金属味
传统汽车造型的曲面大多依特征线而生,为烘托特征线而存在,线为面之筋骨肌肉,只要确定几条特征线和轮廓线,曲面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空间。而在近来的汽车造型发展中,“体-面”关系逐渐取代“线-面”关系,成为主流造型发展方向,特征线更近似于体之间相交形成的“痕迹”,作为烘托/分隔特征曲面的功能性视觉元素(也可以理解为“配角”)而存在。
基于此方向,新四化汽车在曲面上更加简洁,其主角通常也不是曲面,而是更为简单直接的轮廓、分色与光带——不依赖丰富的光影产生微妙的视觉感受,而是轻轻松松完成明确、突出的造型信息传达。
上述变革也使车身色彩逐渐远离金属感,而追求瓷器感(即瓷器一般甜润洁净的质感),并向电子产品常用的配色靠拢——或是简单的黑白灰,或是明快的高饱和度用色(如红、蓝等),即便仍是金属漆,也会倾向于使用亚光材质,并掺入色相(大多为冷色),因为新的造型风格要突出的不再是雕塑光影,而是浑然一体的扁平感和光洁盈润的精致感。
3、 前部“去脸化”
请原谅我用了“去脸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词,毕竟如果用“不要脸”来表述会很不礼貌。
玩笑免去,我们知道传统汽车的前脸常常会体现出与人脸的对应关系,例如大灯对应眼睛、格栅对应鼻子、下进气口对应嘴,等等。而在新四化车型中,由于电动化对格栅实际功能的消解以及智能共享对信息交互界面的强烈需求,前脸造型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布局上的解构到细节上的创新,新四化车型的“前脸”也许越来越不像一张“脸”了。
P.S. “不必像脸”并不意味着完全解放,如果放松警惕,不用心揣摩布局革新的尺度与方式,消费者的审美惯性会瞬间浇灭你的雄心,参考某些以为政史开卷就不用背书的初中生的遭遇。
P.S.S.一种已被验证安全性的去脸化前脸布局是之前提到的“一CC”式,即大灯与视觉格栅(可能是显示屏)相连组成一横,下面两个C形(或近C形)雾灯口对其形成拱卫和支撑的布局。这种布局既简洁又自成体系,一方面明确地传达出“无需格栅”的信息,另一方面用水平元素填补了格栅取消后的空白,避免了大灯在视觉上的孤立无援状态,也同时扩大了视觉宽度。此类造型成败的关键在于两点:大灯与中间水平元素的连贯关系;雾灯口造型与上横线的协调关系,尤其是倾斜角度和两个雾灯口之间的距离(即两C区域的整体宽度)。
4、全车贯通的高位水平元素
其实,水平元素的强化本就是整个汽车造型领域近年来的趋势,并不局限于新四化领域。但大量新四化汽车会综合采用多种手段(灯带+特征线+屏幕+其他各种元素),营造一个全车贯通的“水平圈”,而且这个线圈一般处在较高的位置。
究其原因,水平圈借鉴了电子产品横平竖直的整体逻辑感造型模因,而高位设计应当是考虑到平衡车身厚度的需要,显得较为精神,不致松垮。
5、交互界面与参数化的无处不在
这一点无需赘言,从格栅到车窗,从大灯到车体,交互界面与参数化时时昭示着其存在感乃至统治力,更不必提交互界面的主场——内饰了。
【未来趋势】
1、车身单厢化,姿态“去动感化”
电动布局的空间解放、自动驾驶对视野要求的松绑以及智能、网联、共享对于“移动房间”使用方式的综合需求,致使车身向整体化的“单厢”造型演变。考虑到与现行造型语言的关系、受众审美的惯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减阻需求,面向短期内量产的车型通常将A柱前移或“放倒”,呈现“子弹头”式的车身样式;但当对于空间的需求占据更高地位时,空间利用率极高的“方盒子”样式或许会成为主流,就像手机造型的发展历程一样——虽然笔者作为一名设计师,主观上有些排斥这种可能性。
姿态在汽车造型中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汽车的静态造型运动趋势暗示,进而昭示出汽车的性格:从稳稳后坐的雍容风范,到四平八稳的理性气质,再到前倾俯冲的炽烈情感。
21世纪初以来,传统汽车恰好处在一个运动化纪元,无论是产品定位、技术选择还是造型风格,不管是跑车、两厢、三厢还是SUV,都铆足了劲冲进运动的大潮,塑造出一个生龙活虎、锋锐激烈的运动车时代。具体到造型领域,重心前倾的俯冲姿态大行其道,不前倾似乎就意味着不动感、不合时宜。即便在当今的新四化车型中,这种赛车/跑车式的动感也是余威尚在。
但动感的狂欢终有尽时。当汽车的核心价值从“驾驶机器”转向“移动空间”,对于动感的追求自然成了无源之水。可以预见,届时的主流应当是更为均衡理性的水平姿态,而且会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呈现出多种细分姿态和多种崭新风格——既然动感的姿态不再是必需品,或许设计者们可以从建筑里获得不少灵感,使汽车造型设计思想向理念化,乃至哲学化的方向发展。
当然,我们不应忽略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在电池容量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忽视风阻之前,纯粹的方盒子造型还只能运用于速度相对较低的车型。此外,人总是有情感动物的一面,相信未来依然会有跑车,依然会有动感的造型,只是它们或许再也不会是主流,只是无限美好的夕阳余晖。
2、造型进一步整体化,内繁外简
当汽车的角色从交通工具、机械产品演变为可移动的载人智能终端/生活场所,其造型也自然会适应功能而逐渐脱胎换骨。显然,当今的新四化汽车造型并不是最适合其技术条件与使用方式的选择,它们与未来“完全体”新四化汽车造型的区别,或许并不小于奔驰一号和当今汽车造型的差异。
除了之前提到的曲面、交互、色彩材质与灯带等因素,造型的“内繁外简”化将成为突出趋势。如同手机和电脑一般,技术的发展使其内在逻辑越来越繁复精密,但与使用者对接的外部造型与用户界面却越来越简明。可以想见,未来的汽车将从“各司其职的复杂机械”转变为“内繁外简的整体产品”,车身各功能部件(如门把手、车灯、进气口乃至车轮)将在幕后默默奉献,与用户直接对话的或许只剩下座椅和屏幕,其他设备都将随你的召唤而出场。
这样一来,整个内外饰造型都将极端简化(不排除少量小众车型采用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例如上文提到的建筑风格,可能就会相对繁杂甚至极繁,但这种风格不会是主流),各功能件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明确,浑然一体。
当然,这并不是新四化汽车的首创,其实,整体化的趋势在你尚未察觉时,就已到来。且不提隐藏式门把手的兴起,A、B、C柱乃至车顶熏黑的设计,难道不是在视觉上把车窗与结构件融为一体(隐藏式B柱将其发展到了极致)?更不必说大灯与格栅造型的结合了。
3、家族特征好吃吗?我只知道账号和体验
无疑,即便是在新四化时代,品牌也依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品牌将靠什么来吸引消费者?还是现在的所谓“家族特征”么?
未来的新四化汽车造型或许不会如智能手机一样极端趋同,但其纯造型区分度显然会比现在小得多——绝大多数品牌会共享很多造型特征。因此,表面的家族造型语言可能会严重弱化,不同品牌之间的区别将一定程度上转移到用户体验领域。与此同时,每一辆(而不是“每一款”)车型的个性化造型差异可能超越不同品牌之间的造型差异而成为“主要矛盾”,这也要求车型本身具有足够的个性化潜力。
与此同时,内饰造型由汽车专属的【功能化】转为更通用的【生活化】,车内不再是一个固定死板的工具箱,而是一个灵活多变的、与其他设施无缝对接的生活空间。因此,汽车巨头可能成为全套生活设备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用户-账号” 模式可能代替“一人一车”模式,使用户可在同一品牌/同一公司的不同领域子品牌范围内,自由使用不同的产品(可以是不同车型,也可以扩展到手机、电脑等设备,甚至是家居、办公室等生活环境),实现“大品牌”战略格局(铁打的账号,流水的产品)。
新四化汽车的造型,在由短期过渡方案向未来成熟方案演变的过程中,除了内部的前进之外,还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变数大致有三个:
首先是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包括两方面:顺行的技术进步与逆行的技术危机。技术进步对造型的影响自然有目共睹,而技术危机对造型前进方向的修正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它在技术上扭转了唯大马力是图的趋势,而在造型上也助推了低阻力车身的回归,让极端楔形车身向流线型妥协。未来不管是电动技术还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出现较大的危机,汽车造型都必然受到连带影响。
其次是社会演进。
社会背景的演进将会从使用情境与文化两个角度对汽车造型产生深远影响,使用情境影响功能,而文化因素影响审美,比如soho向soco(smalloffice car office)的转变,就会通过使用方式直接映射到汽车内饰,并通过审美变化影响汽车外饰造型。
最后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之所以不把这一点归入技术变革之中而是单独提出,是因为此处所说的人工智能技术,并非车内运用的人工智能,而是设计过程中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设计海报了,设计汽车还会远吗?
广义而言,当前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也同样是电脑“算”出造型,所以用人工智能设计汽车造型设计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为什么我用了这个词?)一方面,成熟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会(指数级地)提高设计效率,加快迭代速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当机器学会思考,它们或许会产生迥异于人类设计师的造型思想,进而产生前所未见的造型方案。
这是三个变数中最不可控的,或许是天堂,或许是地狱,又或许,是一座“堂”衣地狱。
【现状盘点】
1、 SUV与MPV车身形式成为主要战场
造型角度而言,特斯拉式的底置扁平电池组布局使得车身偏厚,而当前的量产新四化车型普遍选择了更能掩盖车身厚度的SUV和MPV(或与其跨界)形式,并通过丰富的造型手段加以修饰。
当然,宽敞的空间也是它们上位的重要原因。毕竟,新四化车型的使用重心在于空间而非驾驶。
2、 造型不靠雕塑感,色彩远离金属味
传统汽车造型的曲面大多依特征线而生,为烘托特征线而存在,线为面之筋骨肌肉,只要确定几条特征线和轮廓线,曲面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空间。而在近来的汽车造型发展中,“体-面”关系逐渐取代“线-面”关系,成为主流造型发展方向,特征线更近似于体之间相交形成的“痕迹”,作为烘托/分隔特征曲面的功能性视觉元素(也可以理解为“配角”)而存在。
基于此方向,新四化汽车在曲面上更加简洁,其主角通常也不是曲面,而是更为简单直接的轮廓、分色与光带——不依赖丰富的光影产生微妙的视觉感受,而是轻轻松松完成明确、突出的造型信息传达。
上述变革也使车身色彩逐渐远离金属感,而追求瓷器感(即瓷器一般甜润洁净的质感),并向电子产品常用的配色靠拢——或是简单的黑白灰,或是明快的高饱和度用色(如红、蓝等),即便仍是金属漆,也会倾向于使用亚光材质,并掺入色相(大多为冷色),因为新的造型风格要突出的不再是雕塑光影,而是浑然一体的扁平感和光洁盈润的精致感。
3、 前部“去脸化”
请原谅我用了“去脸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词,毕竟如果用“不要脸”来表述会很不礼貌。
玩笑免去,我们知道传统汽车的前脸常常会体现出与人脸的对应关系,例如大灯对应眼睛、格栅对应鼻子、下进气口对应嘴,等等。而在新四化车型中,由于电动化对格栅实际功能的消解以及智能共享对信息交互界面的强烈需求,前脸造型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从布局上的解构到细节上的创新,新四化车型的“前脸”也许越来越不像一张“脸”了。
P.S. “不必像脸”并不意味着完全解放,如果放松警惕,不用心揣摩布局革新的尺度与方式,消费者的审美惯性会瞬间浇灭你的雄心,参考某些以为政史开卷就不用背书的初中生的遭遇。
P.S.S.一种已被验证安全性的去脸化前脸布局是之前提到的“一CC”式,即大灯与视觉格栅(可能是显示屏)相连组成一横,下面两个C形(或近C形)雾灯口对其形成拱卫和支撑的布局。这种布局既简洁又自成体系,一方面明确地传达出“无需格栅”的信息,另一方面用水平元素填补了格栅取消后的空白,避免了大灯在视觉上的孤立无援状态,也同时扩大了视觉宽度。此类造型成败的关键在于两点:大灯与中间水平元素的连贯关系;雾灯口造型与上横线的协调关系,尤其是倾斜角度和两个雾灯口之间的距离(即两C区域的整体宽度)。
4、全车贯通的高位水平元素
其实,水平元素的强化本就是整个汽车造型领域近年来的趋势,并不局限于新四化领域。但大量新四化汽车会综合采用多种手段(灯带+特征线+屏幕+其他各种元素),营造一个全车贯通的“水平圈”,而且这个线圈一般处在较高的位置。
究其原因,水平圈借鉴了电子产品横平竖直的整体逻辑感造型模因,而高位设计应当是考虑到平衡车身厚度的需要,显得较为精神,不致松垮。
5、交互界面与参数化的无处不在
这一点无需赘言,从格栅到车窗,从大灯到车体,交互界面与参数化时时昭示着其存在感乃至统治力,更不必提交互界面的主场——内饰了。
【未来趋势】
1、车身单厢化,姿态“去动感化”
电动布局的空间解放、自动驾驶对视野要求的松绑以及智能、网联、共享对于“移动房间”使用方式的综合需求,致使车身向整体化的“单厢”造型演变。考虑到与现行造型语言的关系、受众审美的惯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减阻需求,面向短期内量产的车型通常将A柱前移或“放倒”,呈现“子弹头”式的车身样式;但当对于空间的需求占据更高地位时,空间利用率极高的“方盒子”样式或许会成为主流,就像手机造型的发展历程一样——虽然笔者作为一名设计师,主观上有些排斥这种可能性。
姿态在汽车造型中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汽车的静态造型运动趋势暗示,进而昭示出汽车的性格:从稳稳后坐的雍容风范,到四平八稳的理性气质,再到前倾俯冲的炽烈情感。
21世纪初以来,传统汽车恰好处在一个运动化纪元,无论是产品定位、技术选择还是造型风格,不管是跑车、两厢、三厢还是SUV,都铆足了劲冲进运动的大潮,塑造出一个生龙活虎、锋锐激烈的运动车时代。具体到造型领域,重心前倾的俯冲姿态大行其道,不前倾似乎就意味着不动感、不合时宜。即便在当今的新四化车型中,这种赛车/跑车式的动感也是余威尚在。
但动感的狂欢终有尽时。当汽车的核心价值从“驾驶机器”转向“移动空间”,对于动感的追求自然成了无源之水。可以预见,届时的主流应当是更为均衡理性的水平姿态,而且会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呈现出多种细分姿态和多种崭新风格——既然动感的姿态不再是必需品,或许设计者们可以从建筑里获得不少灵感,使汽车造型设计思想向理念化,乃至哲学化的方向发展。
当然,我们不应忽略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在电池容量达到一定水平,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忽视风阻之前,纯粹的方盒子造型还只能运用于速度相对较低的车型。此外,人总是有情感动物的一面,相信未来依然会有跑车,依然会有动感的造型,只是它们或许再也不会是主流,只是无限美好的夕阳余晖。
2、造型进一步整体化,内繁外简
当汽车的角色从交通工具、机械产品演变为可移动的载人智能终端/生活场所,其造型也自然会适应功能而逐渐脱胎换骨。显然,当今的新四化汽车造型并不是最适合其技术条件与使用方式的选择,它们与未来“完全体”新四化汽车造型的区别,或许并不小于奔驰一号和当今汽车造型的差异。
除了之前提到的曲面、交互、色彩材质与灯带等因素,造型的“内繁外简”化将成为突出趋势。如同手机和电脑一般,技术的发展使其内在逻辑越来越繁复精密,但与使用者对接的外部造型与用户界面却越来越简明。可以想见,未来的汽车将从“各司其职的复杂机械”转变为“内繁外简的整体产品”,车身各功能部件(如门把手、车灯、进气口乃至车轮)将在幕后默默奉献,与用户直接对话的或许只剩下座椅和屏幕,其他设备都将随你的召唤而出场。
这样一来,整个内外饰造型都将极端简化(不排除少量小众车型采用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例如上文提到的建筑风格,可能就会相对繁杂甚至极繁,但这种风格不会是主流),各功能件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明确,浑然一体。
当然,这并不是新四化汽车的首创,其实,整体化的趋势在你尚未察觉时,就已到来。且不提隐藏式门把手的兴起,A、B、C柱乃至车顶熏黑的设计,难道不是在视觉上把车窗与结构件融为一体(隐藏式B柱将其发展到了极致)?更不必说大灯与格栅造型的结合了。
3、家族特征好吃吗?我只知道账号和体验
无疑,即便是在新四化时代,品牌也依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品牌将靠什么来吸引消费者?还是现在的所谓“家族特征”么?
未来的新四化汽车造型或许不会如智能手机一样极端趋同,但其纯造型区分度显然会比现在小得多——绝大多数品牌会共享很多造型特征。因此,表面的家族造型语言可能会严重弱化,不同品牌之间的区别将一定程度上转移到用户体验领域。与此同时,每一辆(而不是“每一款”)车型的个性化造型差异可能超越不同品牌之间的造型差异而成为“主要矛盾”,这也要求车型本身具有足够的个性化潜力。
与此同时,内饰造型由汽车专属的【功能化】转为更通用的【生活化】,车内不再是一个固定死板的工具箱,而是一个灵活多变的、与其他设施无缝对接的生活空间。因此,汽车巨头可能成为全套生活设备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用户-账号” 模式可能代替“一人一车”模式,使用户可在同一品牌/同一公司的不同领域子品牌范围内,自由使用不同的产品(可以是不同车型,也可以扩展到手机、电脑等设备,甚至是家居、办公室等生活环境),实现“大品牌”战略格局(铁打的账号,流水的产品)。
新四化汽车的造型,在由短期过渡方案向未来成熟方案演变的过程中,除了内部的前进之外,还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变数大致有三个:
首先是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包括两方面:顺行的技术进步与逆行的技术危机。技术进步对造型的影响自然有目共睹,而技术危机对造型前进方向的修正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它在技术上扭转了唯大马力是图的趋势,而在造型上也助推了低阻力车身的回归,让极端楔形车身向流线型妥协。未来不管是电动技术还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出现较大的危机,汽车造型都必然受到连带影响。
其次是社会演进。
社会背景的演进将会从使用情境与文化两个角度对汽车造型产生深远影响,使用情境影响功能,而文化因素影响审美,比如soho向soco(smalloffice car office)的转变,就会通过使用方式直接映射到汽车内饰,并通过审美变化影响汽车外饰造型。
最后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之所以不把这一点归入技术变革之中而是单独提出,是因为此处所说的人工智能技术,并非车内运用的人工智能,而是设计过程中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设计海报了,设计汽车还会远吗?
广义而言,当前已经得到广泛运用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也同样是电脑“算”出造型,所以用人工智能设计汽车造型设计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为什么我用了这个词?)一方面,成熟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会(指数级地)提高设计效率,加快迭代速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当机器学会思考,它们或许会产生迥异于人类设计师的造型思想,进而产生前所未见的造型方案。
这是三个变数中最不可控的,或许是天堂,或许是地狱,又或许,是一座“堂”衣地狱。
- 下一篇:浅谈智能驾驶中的环境感知
- 上一篇:汽车涂装喷涂机器人的换色及清洗
举报 0
收藏 0
分享 99
-
年轻设计师用新科技玩转汽车造型
2024-12-04 -
新能源汽车中Busbar有哪些形式?
2024-11-27 -
不放弃燃油车|工信部郭守刚重庆讲话全文
2024-11-19 -
数字化推动创意边界, Autodesk Design & Make A
2024-11-12
最新资讯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如何破卷、破圈
2024-12-23 10:27
-
电装中国:践行双碳战略,引领制造业
2024-12-20 17:26
-
【客户案例】高速、高质与高效,埃马
2024-12-18 17:06
-
尊界超级工厂正式落成
2024-12-17 08:36
-
通用汽车放弃这个项目
2024-12-15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