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绿色设计在中国的发展

2017-04-24 16:30:27·
 
设计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综观全球的发展,几乎每个地区都曾经历过一段先开发,后保护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人们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粗犷的开发,直到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性。经过更多人的号召和各国政府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绿色设计(Gre
     设计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综观全球的发展,几乎每个地区都曾经历过一段“先开发,后保护”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人们忽略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粗犷的开发,直到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严重性。经过更多人的号召和各国政府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作为一股新的设计国际潮流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接受。

1 汽车绿色设计的发展

    绿色设计反映的是人们对现代科技、文化、工业和生活所引起的能源消耗、环境和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出当代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汽车产业的绿色产品几乎与绿色设计这个国际设计潮流同时产生。汽车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为了治堵、防雾霾,汽车单双号限行政策出台。虽然很多人都在抱怨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很多环保人士认为汽车是污染大气的元凶之一。从一定程度上看,人们都认为汽车的尾气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危害,而现如今,绿色出行的口号越来越响,但因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比如地理位置、时效性,无法使绿色出行顺利实施。反观汽车限行这一“有待商榷的规则”,国内对绿色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

    汽车的绿色设计不是工业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还需要工程师的技术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大众的消费支持。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新能源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在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2 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从宝马i8到特斯拉,再到比亚迪的秦和新大洋的知豆,这些从售价几万到上百万的纯电动汽车都有在我们国内销售。然而,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传统能源汽车,甚至在汽车牌照需要摇号的北京,很多消费者宁愿等待漫长的摇号,也不愿选择有直接上牌“特权”的纯电动车。综观这些原因后发现了纯电动车的弊端—一续航能力差。这些汽车的充电时间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需要花费的时间过长,最重要的是,用户在行驶过程中无法找到充电站(充电桩)。虽然中国联通与美国特斯拉汽车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全国20个城市建设超级充电站,并在全国120个城市的400个联通营业厅建设目的地充电桩,而这对于庞大的中国消费群体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但这种合作趋势是值得政府鼓励和消费者拥护的。

    我国政府对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比较完善,而部分消费者认为,电动汽车的技术并不成熟,担忧汽车短路后是否会导致自燃、出差时是否有充电站等问题。纯电动汽车在我国如果能解决充电这一难题,限制瓶颈会大大缩小。

    相比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推广更加顺利,比如丰田普锐斯、雷克萨斯ES300h、大众高尔夫1.4T等,这些车型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北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些车型中,最成功的是丰田普锐斯。相比于普锐斯,雷克萨斯ES300h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更高一筹,它的大气外观、更高的安全配置、1000 km的续航力和傲视同级别车型的低油耗都更加适合我国消费者的胃口。我国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定会考虑低油耗与汽车售价之间的某种平衡,比如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的售价之差能否在低油耗带来的后期燃油费用中节省出来;混合动力汽车在后期维护中电瓶(电池)更换所需的费用等。

3 绿色设计的措施和政策

    多数情况下,政府、环保机构、环保团体会号召市民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公交车的尾气和噪声的污染问题被广泛关注。公交车在行驶中由于靠站和等待红绿灯的情况较多,导致怠速时间长,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尾气污染尤为严重,排放滚滚黑烟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新能源公交车型油耗更低、尾气排放低,在更大程度上对市民的绿色出行作出了贡献。新能源公交车的投放对于传统公交车的部分弊端而言是一种解决方式。

    在我国消费群体中不乏环保人士、高收入者,他们在购车时并不会过多考虑用车成本问题,而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比如,特斯拉汽车在国内尚未上市,只接受预订时,预订的车主多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年轻人士,他们对新生活的接受能力更强大,且资金方面也有优势。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并不是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不肯接受,而是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偏高,使人“敬而远之”。比亚迪汽车和北汽集团的电动汽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更需要这样的自主品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保有量,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推广十分迫切。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鼓励政策仍需完善,充电站、充电桩的普及还需民间机构、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且更为质优、价廉的新能源汽车应是自主品牌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