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的历史的GF集团为何能逆势增长?听听CEO怎么说!
200多年的历史的GF集团为何能逆势增长?
“任何公司要想成功,人才非常关键,尤其是全球化运营的公司。对于GF(乔治费歇尔)集团来说,我们会找到好的人才,想办法留住他们;我们会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也会派他们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工厂去体验、学习,让他们拥有更加开阔的思路,保持工作的热情。” 伊夫•赛拉(Yves Serra)GF集团的CEO说道,“虽然GF是一家瑞士企业,但我们的文化非常包容。无论你来自哪里、是哪个国籍,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我们尽可能地让当地人来承担管理者的角色;而瑞士总部也是不同国家的人在一起工作,比如我本人,就不是瑞士人。”
迄今,GF集团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140多座城市,拥有50多个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超过了37亿瑞士法郎(约合254亿元人民币),其三大核心业务,管路系统、汽车产品、加工方案在全球范围内都名列前茅。
而在中国市场上,凭借多年的持续深耕和独特的技术优势,GF集团也发展得风生水起——在汽车领域,GF的客户不仅包括大众、丰田、本田、通用、奔驰、福特、现代等一众合资品牌,而且拥有长城、吉利、奇瑞等诸多自主品牌用户;在管路市场上,GF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鸟巢、世博园、国家大剧院等国家大型项目,以及万科、绿地、朗诗等企业的房地产项目;至于机加工领域,GF加工方案的机床产品更是遍及中国制造业的各个角落,无论是饮料、圆珠笔等日用品,还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甚至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GF的机床随处可见,在各个层面上助力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普遍陷入下滑,并至今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也在去年由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GF集团却有着难得一见的良好运转——其2015年财报显示,尽管受到瑞士法郎大幅升值的不利影响(若以不同市场的当地货币计算,营业额增长了1%),GF集团的盈利能力却达到了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顺利完成了集团此前制定的5年战略发展目标。
对于一个有着130家子公司的跨国集团来说,能够在行业下行、货币冲击等一系列困难中实现逆势向好,着实不易。究竟,GF是怎么做到的呢?
必须把50%时间花在客户身上
自1978年GF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伊夫•赛拉每年都会至少来中国两次。他表示,每次来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拜访客户,了解他们对GF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这种长期走访中,伊夫•赛拉不仅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也有着深刻体察。“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至6%,但与欧洲相比,这样的增速已经非常高了,中国市场的空间还非常大。所以我们公司肯定不会在中国关闭工厂,反而要扩大产能,对工厂进行自动化升级和改造。此外,我们还在寻找有潜力的领域和行业,进行不断投资。比如,中国的汽车和航空产业发展就很好。” 伊夫•赛拉说道。
在采访中,伊夫•赛拉反复强调要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于GF集团来说,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既有着诸多方面的意义,也有着不遗余力的落实。
不过,有时了解和把握客户需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客户的需求复杂且模糊,并不是一次简单沟通就能掌握所有的关键点。为此,GF集团一方面构建起了丰富而专业的人才队伍,招聘了来自硬件、软件、机械、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工程师;另一方面则通过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GF涉足激光加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蚀刻领域,传统的方式是采用蚀刻机来进行雕刻,但GF的人员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发现,这样的加工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且对环境有害,于是便研发推出了激光加工机——相比传统的加工方式,其加工精度更高,不会伤害工件的表面,也不会使材料变形;此外还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因此GF的激光加工机一经推出,就大受用户好评。
事实上,正是因为善于了解、善于把握客户需求,GF集团一方面能在跌宕起伏的市场大势中保持前瞻和敏感,不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能以此为契机,源源不断地释放自己的创新能力。
不创新就难生存
瑞士虽然国土面积不算大、仅有800多万人口,但瑞士的制造业却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盛誉:其钟表、机床、测量仪器等素来以高精密、高品质闻名于世,受到全球各地消费者的热情追捧。在伊夫•赛拉看来,这片国土上有着一种浓厚的追求极致和执着创新的基因。“瑞士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要把产品卖到全世界,不可能靠低价去和别人竞争,只能走更精密和更高端的路线,以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把产品销售出去。”塞拉说道,“正因如此,瑞士企业如果没有创新的话,就很难生存下去。”
GF集团自然也有这种基因。在“危机感”的促使下,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打造出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产品,正是GF集团的一大核心竞争力。在集团的三大业务领域,这种竞争力均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
塞拉告诉《中国机电工业》,在管路系统领域,GF可以做到完全无泄漏,对于一些危化物品的运输来说,这无疑至关重要。“举个例子,芯片制造商在生产晶片时,需要非常纯洁的、没有任何杂质的水,因此运输水的管道就需要高度洁净。而我们的产品既可以做到完全洁净,同时也是成套的,包括管道、阀门、零部件等等,有很好的兼容性,能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因此,许多的芯片制造商都已是我们的客户。”塞拉说道。
在机加工领域,GF的机床产品和加工方案能够满足客户对精密加工的高要求。塞拉表示,在航空领域,许多大型飞机的零部件对于加工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因为一旦精度达不到、质量不过关,就有发生事故的风险;而GF有着丰富的自动化和高精密加工解决方案,能够保障产品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不仅是航空领域,在医疗器械、模具、甚至奢侈品加工上,我们都能满足客户对高精密的要求,因此有着众多客户。”塞拉说道。
在汽车领域,GF发力的重点在轻量化上。令人颇感惊讶的是,GF在轻量化上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新材料的运用上,甚至在传统较重的铁材料上,也有极强的轻量化能力,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塞拉说道,GF通过设计在不影响强度的基础上把铸铁件的壁厚变薄,或者进行空心化设计,同时进行仿生学设计优化,能够大大实现铸铁件的轻量化。
“GF所设计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比竞争对手的重量要轻20%、30%甚至50%,这是我们的竞争力所在。”塞拉不无感慨地说道,“15年前,我们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额是5000万美元;而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现在的销售额已经是当年的十倍!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本土厂商,我们都获得了认可和青睐。”
在过去五年间,GF集团通过一系列努力稳步提升了盈利能力并显著降低了周期性风险;而在已经到来的“新五年”中,GF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发展目标——截至 2020 年,要实现 45~50 亿瑞郎(约合人民币 290~325 亿)的营业额。塞拉表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GF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要继续主打高端市场,满足客户高端需求,推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比如在管路系统领域,我们将加大阀门产品的服务,同时对软件、传感器等进行升级;在机加工领域,我们将会在医疗、航空等领域重点拓展。”塞拉笑着说道,“为此我们在员工培训上也在努力,一方面要对员工创新进行培训,要更快速地把握市场动向,更快速地掌握客户需求,更快速地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加大市场和销售方面的培训,因为我们的战略是销售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果销售团队不了解这些产品就无法销售出去,所以我们要通过培训让整个销售和市场团队掌握更高的销售技巧和能力。”
工业4.0不能忽视机器设备质量
自2011年从德国发轫,工业4.0的浪潮如今已席卷全球制造业的各个角落。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新工业革命中,各国频频从国家层面出台战略,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而众多工业巨头也纷纷布局,力图引领变革潮流。在中国,一场“互联网+”的变革大幕已然拉开,无数企业争先恐后地纷纷“触网”,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股汹涌澎湃的浪潮中来。
作为世界级工业巨头,GF集团自然也在大力探索和布局工业4.0。不过相比一些企业的狂热,GF的探索似乎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成分。“其实工业4.0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概念,它更像是慢慢进展的,到现在还是非常模糊,没有一个确定的面貌。” 伊夫•赛拉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而我们现在发力的重点,就是让我们生产的机器和产品,相互之间可以连接,可以沟通。”
在管路领域,GF的做法是通过在管路零部件上加装传感器,使得整个管路系统具备沟通和感知能力,能够意识到部件的安装是否到位、是否有泄漏,如果有潜在的风险,系统会及时反馈,工作人员就会及时维修,杜绝隐患;在机加工领域,GF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独特的车间管理软件,能将所有的机床、机器人等加工设备和所有工件的加工流程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加工状态的智能判断及监控,确保整个加工过程都在统一的控制之下,确保所有的工序都能在正确的状态下加工。如此,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加工效率,还能保障加工质量和水平,为客户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
虽然能为客户提供如此高水平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但GF集团并未把所有的重点都放在高水平智能化上,而是从现实情况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兼顾。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恰恰体现出了GF的稳重和理性。“目前,中国客户们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有的有着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有的还达不到工业2.0.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客户需求提供相适应的产品。比如说,对于那些尚未做到自动化的客户,我们会提供简单的机器人;对于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的客户,我们可以提供软件,将他们的机床设备和机器人联系在一起;对于发展更为完善的企业,我们可以提供网络,将他们的各种加工设备、软件系统联系在一起。对我们来说,要适应不同阶段的客户需求,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塞拉说道。
事实上,对于国内众多企业争先恐后地追求智能化、“互联网+”的热潮,早有业内专家指出——“互联网+垃圾产品”等于0,“互联网+优秀产品”等于1,核心要素是产品,而不是互联网。“如果机器设备本身不够好,再有软件和系统也不行,因此不能只关注智能化水平,不关注机器设备质量。每个机器都有各自的模块,只有当每个模块都做到位,才能通向工业4.0。”塞拉意味深长地向《中国机电工业》说道,“讲来讲去,不能停留在这些概念层面,怎么样满足客户的最终需求,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
Know-How系列 | 等速万向节的结构原理、加工方
2025-01-08 -
聚焦机床 | VLC 350 GT:车磨组合加工,效率提
2025-01-02 -
【客户案例】高速、高质与高效,埃马克助力一鑫
2024-12-18 -
Know-How系列 | 电动汽车的电机是如何工作的?
2024-12-04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乘势而上,北汽极狐2025将继续极速前
2025-01-26 11:21
-
北汽蓝谷稳健前行,蓄势新一轮高质量
2025-01-26 10:52
-
叉车就在身边,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2025-01-17 10:10
-
昕特玛中国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加速本
2025-01-16 11:33
-
思看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
2025-01-16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