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克先生接受《汽车观察》专访 强调创新是李尔的核心竞争力
2017-12-14 09:06:40· 来源:《汽车观察》
近日,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先生接受了《汽车观察》的专访,回顾了12年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强调创新是李尔的核心竞争力,并对李尔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近日,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先生接受了《汽车观察》的专访,回顾了12年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强调创新是李尔的核心竞争力,并对李尔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人物简介
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 蒋·孔克先生
蒋・孔克于2013年6月加入李尔,现任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他同时担任医疗系统影像处理领导者——万睿视影像公司董事会成员。蒋・孔克负责管理李尔在亚太区的所有业务,并执行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李尔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在亚太区拥有67个生产基地和17个办公室/研发中心,以及3.9万名员工。在加盟李尔之前,蒋・孔克曾任德国大陆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以及德国总部管理委员会成员,常驻中国上海工作。蒋・孔克先生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亚洲度过,曾在多家汽车和金融公司中担任管理和领导工作。2012年,蒋・孔克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授的“白玉兰荣誉奖”殊荣,表彰他对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位在亚洲工作近30年的美籍德裔,一位从汽车主机厂转移到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专业汽车人,一位酷爱飙车的人,一位在赛车道上长大的人,一位来自汽车世家的人,一位热衷工作的人,一位将业务不断增长的掌门人……
到底是谁身上会聚集如此之多的标签?他如何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他创造一个又一个增长业绩的秘籍又是什么?
他,就是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
01 对汽车充满感情
蒋・孔克来自汽车世家,从小就对赛车非常喜爱,在他上海办公室的显眼位置停放着一辆摩托赛车。“我在中国不能开车,只有回到我的国家才能过一把车瘾。”提到赛车的话题蒋・孔克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快乐中,“我在汽车行业从业多年,对汽车充满感情,儿时我就跟F1打交道。”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蒋・孔克始终没有离开过汽车竞技的平台,过去比赛汽车技术,现在比分割汽车市场业务的综合能力。从小耳闻目染,继承了德国人兢兢业业的工作风格,笑称自己是无法将工作与生活彻底分开的工作狂,蒋・孔克自豪于自己的德国血统。然而想要说清楚他是哪里人?是道难解的题。因为他是一个跨国际、跨地域、跨产业的多能型人才。
面对《汽车观察》记者“半个中国人”的疑问,蒋・孔克认为自己是个亚洲人,因为他的工作经历都在亚洲,“我是10%日本人、10%韩国人、10%中国人。”
丰富的人生履历让蒋・孔克具有独到的国际视野,他生于德国,在美国接受教育,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在亚洲工作。
80年代末,蒋・孔克在伦敦商学院金融硕士毕业后,来到日本东京工作,由此开启了他亚洲的从业生涯。继首尔、香港工作之后,从2005年3月至今他一直在上海工作。他认为,“我能亲身经历亚洲经济地快速增长,是件幸运的事。我在东京工作时,恰逢日本经济的黄金增长期;我来到上海时,也正是中国汽车经济快速发展的爬坡期,所以我真切感受了亚洲经济增长的高猛势头。”
资料显示,蒋・孔克曾在克莱斯勒、三菱、福特等公司任高管,并长期驻日本工作。2005年,他进入德国大陆集团任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将大陆集团亚洲和中国区的业绩提升至数十亿欧元,并一手将亚太区总部从东京迁到上海,亲眼看着大陆集团的大厦在大连路上矗立起来。 2013年,蒋・孔克进入世界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任亚太区总裁。4年来,公司在亚太的销售规模从几亿美元增长到40亿美元,创下公司纪录。如今,李尔在亚洲拥有67个生产基地及17个办公机构和研发中心,员工达3.9万人。从业生涯的三个东家都是主机厂,不但非常了解主机厂的项目规划,更为重要的是他也非常了解主机厂对一级供应商的要求,这恰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
02 创新则进,不创新则退
蒋・孔克坦言,了解需求、识别需求、满足需求、创新需求是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他强调,“创新是李尔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不只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产品、工艺、工作方式等多种方式创新,总之,创新则进,不创新则退。”
创新,知易行难。李尔如何激活创新细胞?据了解,李尔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更自信,并允许创新失败。“因为有些模糊方案,只有通过创新试水才能找到最终有效的解决方式。即使创新失败,员工也从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提前做更多的市场调研、了解主机厂需求,越贴近市场的创新才是最有竞争力的创新。作为李尔,让创新落地、了解本土市场、为用户设定定制化解决方案、在中国为中国,甚至在中国研发服务全球的产品都是李尔具备的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蒋・孔克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要求李尔具有全方面满足需求的创新能力,是因为再前沿的技术,如果不能与客户形成对接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创新。只有在技术路线上追求价值,才能确保产品为市场带来更大增值,实现整个业务的更大增速。”
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实现有效创新对掌舵者对当地文化的敏感性以及感知当地市场需求的能力提出挑战。无疑,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特殊经历,使蒋·孔克对这种地域挑战早已驾轻就熟。他认为:“ 真正成功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学习型沟通的高手,他要擅于拥抱不同文化、尊重当地文化、平视当地文化,不要改变当地文化。”
回顾12年中国的工作经历,他有感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三个变化:
1 中国汽车工业井喷式增长与微增长交替。
2 本土主机厂越来越成熟。
3 中国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方面走在了全球汽车工业的前面。
蒋・孔克建议,中国汽车工业要想领先于全球,需要教育先行,扎扎实实的创新与研发才是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根本之道。用增值性的研发来提升中国制造水平,中国汽车工业要追求创新、品质,而不是只追求规模大。
03 并驾齐驱,融合发展
《汽车观察》记者发现在蒋・孔克办公室里摆放着两栋大楼的图片,这是他的得意之作。图中的两座大楼均为蒋・孔克来到中国后亲自策划、执行的重要企业战略,一座是已经完工的大陆集团的亚太区总部大楼,一座是即将建起的李尔亚太区总部大楼。
历史又惊人的相似,蒋・孔克为什么一定要把研究中心放在中国?
蒋・孔克归结为:“技术完备之后,销售提升是一个自然过程。一流的实验室、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提升销量的基础。” 他追求技术全球一体化,即美国、欧美、中国技术研发中心一体化,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既可以更贴近市场,又可以很好的将欧洲技术应用于中国,从而加快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业务增长。
据介绍,蒋・孔克来到李尔之后,在2014年将李尔亚太总部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产业区搬迁至上海市杨浦区,并且规划在杨浦区建立一个占地面积达2.8万平米的全新的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2017年5月7 日,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奠基仪式如期举办,新的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建成之后,将包含现代行政办公区、具备国际水准的产品和研发中心、行业领先的产品开发设施、最先进的工程和测试中心,以及未来之家暨李尔在亚洲的创新工作室。而其技术中心园区建成之后将更好地促进李尔在中国和整个亚洲的销售增长和业务发展。
目前,李尔在亚洲地区拥有67个制造工厂,并在16 个地区设有工程团队。而在中国就拥有44个制造工厂,已占其亚太区域布局的半壁江山。新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的现代化大楼,届时将能容纳1300名员工,用以支持遍及在亚洲的11个国家大约3.9万名的员工,其中包括中国的2.7万名员工。李尔新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落成之后,新的现代化设施将会展示李尔公司在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系统方面的领先产品 ,包括李尔智能座椅、行业领先工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产品以及业界领先的配电系统,同时还有复杂的网关模块,最新的车联网技术能力。
“在工作中,能推动整个亚太地区业绩的增长,能带动整个团队成长,能创造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能使员工通过在李尔工作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物质回报,这些都是获得自我成就感的来源。有奔头的工作是我最自豪的事。” 蒋・孔克成就于工作带来的人生价值。中国汽车行业瞬息万变,处于朝阳产业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更要及时识别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求变才是新常态。要做技术引领者,不做技术跟随者的李尔,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的快速变革做好了准备。“说到底,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生命周期管理方式的竞争。10年至20年后,中国汽车工业将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李尔智能座椅已为未来的无人驾驶做好技术储备。未来,李尔将有座椅与电子电气两块业务并存,各占50%,且电子电气业务板块增速将最快。”
紧随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蒋・孔克认为,汽车工业要更重视网络安全问题。为此,李尔建立了专署和独立的产品网络安全团队来设计和应用安全的产品,并且来检测产品的安全性。在网络安全方面,李尔必须具备非常强大的更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监控能力。
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李尔净利润增长38%,达2.95亿美元;营收提高10%,达50亿美元。2014年~2016年李尔均处于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的第十名,且同比增长均位于前十中的第三名。
已经在大陆集团建立赫赫战绩的蒋・孔克显然对处于快速增长梯队李尔的未来有着更高的目标:“ 未来,随着对中国市场投入的加大,中国业务在李尔全球业务的占比将在现在20% 基础之上大大提升。”
《汽车观察》在采访中了解到,蒋・孔克一天的工作时间均在10小时以上,经常是刚下飞机就能精神抖擞的进入会议状态,且不用倒时差。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自诩为工作狂的蒋・孔克正在带领李尔步入中国市场乃至亚太市场迅猛增长的通道。
人物简介
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 蒋·孔克先生
蒋・孔克于2013年6月加入李尔,现任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他同时担任医疗系统影像处理领导者——万睿视影像公司董事会成员。蒋・孔克负责管理李尔在亚太区的所有业务,并执行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李尔亚太区总部位于上海,在亚太区拥有67个生产基地和17个办公室/研发中心,以及3.9万名员工。在加盟李尔之前,蒋・孔克曾任德国大陆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以及德国总部管理委员会成员,常驻中国上海工作。蒋・孔克先生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在亚洲度过,曾在多家汽车和金融公司中担任管理和领导工作。2012年,蒋・孔克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授的“白玉兰荣誉奖”殊荣,表彰他对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位在亚洲工作近30年的美籍德裔,一位从汽车主机厂转移到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专业汽车人,一位酷爱飙车的人,一位在赛车道上长大的人,一位来自汽车世家的人,一位热衷工作的人,一位将业务不断增长的掌门人……
到底是谁身上会聚集如此之多的标签?他如何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他创造一个又一个增长业绩的秘籍又是什么?
他,就是李尔亚太区总裁兼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蒋・孔克。
01 对汽车充满感情
蒋・孔克来自汽车世家,从小就对赛车非常喜爱,在他上海办公室的显眼位置停放着一辆摩托赛车。“我在中国不能开车,只有回到我的国家才能过一把车瘾。”提到赛车的话题蒋・孔克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快乐中,“我在汽车行业从业多年,对汽车充满感情,儿时我就跟F1打交道。”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蒋・孔克始终没有离开过汽车竞技的平台,过去比赛汽车技术,现在比分割汽车市场业务的综合能力。从小耳闻目染,继承了德国人兢兢业业的工作风格,笑称自己是无法将工作与生活彻底分开的工作狂,蒋・孔克自豪于自己的德国血统。然而想要说清楚他是哪里人?是道难解的题。因为他是一个跨国际、跨地域、跨产业的多能型人才。
面对《汽车观察》记者“半个中国人”的疑问,蒋・孔克认为自己是个亚洲人,因为他的工作经历都在亚洲,“我是10%日本人、10%韩国人、10%中国人。”
丰富的人生履历让蒋・孔克具有独到的国际视野,他生于德国,在美国接受教育,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在亚洲工作。
80年代末,蒋・孔克在伦敦商学院金融硕士毕业后,来到日本东京工作,由此开启了他亚洲的从业生涯。继首尔、香港工作之后,从2005年3月至今他一直在上海工作。他认为,“我能亲身经历亚洲经济地快速增长,是件幸运的事。我在东京工作时,恰逢日本经济的黄金增长期;我来到上海时,也正是中国汽车经济快速发展的爬坡期,所以我真切感受了亚洲经济增长的高猛势头。”
资料显示,蒋・孔克曾在克莱斯勒、三菱、福特等公司任高管,并长期驻日本工作。2005年,他进入德国大陆集团任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将大陆集团亚洲和中国区的业绩提升至数十亿欧元,并一手将亚太区总部从东京迁到上海,亲眼看着大陆集团的大厦在大连路上矗立起来。 2013年,蒋・孔克进入世界第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李尔公司任亚太区总裁。4年来,公司在亚太的销售规模从几亿美元增长到40亿美元,创下公司纪录。如今,李尔在亚洲拥有67个生产基地及17个办公机构和研发中心,员工达3.9万人。从业生涯的三个东家都是主机厂,不但非常了解主机厂的项目规划,更为重要的是他也非常了解主机厂对一级供应商的要求,这恰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
02 创新则进,不创新则退
蒋・孔克坦言,了解需求、识别需求、满足需求、创新需求是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他强调,“创新是李尔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不只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产品、工艺、工作方式等多种方式创新,总之,创新则进,不创新则退。”
创新,知易行难。李尔如何激活创新细胞?据了解,李尔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更自信,并允许创新失败。“因为有些模糊方案,只有通过创新试水才能找到最终有效的解决方式。即使创新失败,员工也从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提前做更多的市场调研、了解主机厂需求,越贴近市场的创新才是最有竞争力的创新。作为李尔,让创新落地、了解本土市场、为用户设定定制化解决方案、在中国为中国,甚至在中国研发服务全球的产品都是李尔具备的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蒋・孔克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要求李尔具有全方面满足需求的创新能力,是因为再前沿的技术,如果不能与客户形成对接也不能称之为有效的创新。只有在技术路线上追求价值,才能确保产品为市场带来更大增值,实现整个业务的更大增速。”
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实现有效创新对掌舵者对当地文化的敏感性以及感知当地市场需求的能力提出挑战。无疑,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特殊经历,使蒋·孔克对这种地域挑战早已驾轻就熟。他认为:“ 真正成功的管理者本身就是学习型沟通的高手,他要擅于拥抱不同文化、尊重当地文化、平视当地文化,不要改变当地文化。”
回顾12年中国的工作经历,他有感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三个变化:
1 中国汽车工业井喷式增长与微增长交替。
2 本土主机厂越来越成熟。
3 中国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方面走在了全球汽车工业的前面。
蒋・孔克建议,中国汽车工业要想领先于全球,需要教育先行,扎扎实实的创新与研发才是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根本之道。用增值性的研发来提升中国制造水平,中国汽车工业要追求创新、品质,而不是只追求规模大。
03 并驾齐驱,融合发展
《汽车观察》记者发现在蒋・孔克办公室里摆放着两栋大楼的图片,这是他的得意之作。图中的两座大楼均为蒋・孔克来到中国后亲自策划、执行的重要企业战略,一座是已经完工的大陆集团的亚太区总部大楼,一座是即将建起的李尔亚太区总部大楼。
历史又惊人的相似,蒋・孔克为什么一定要把研究中心放在中国?
蒋・孔克归结为:“技术完备之后,销售提升是一个自然过程。一流的实验室、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提升销量的基础。” 他追求技术全球一体化,即美国、欧美、中国技术研发中心一体化,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既可以更贴近市场,又可以很好的将欧洲技术应用于中国,从而加快中国以及亚洲地区的业务增长。
据介绍,蒋・孔克来到李尔之后,在2014年将李尔亚太总部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产业区搬迁至上海市杨浦区,并且规划在杨浦区建立一个占地面积达2.8万平米的全新的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2017年5月7 日,李尔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奠基仪式如期举办,新的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建成之后,将包含现代行政办公区、具备国际水准的产品和研发中心、行业领先的产品开发设施、最先进的工程和测试中心,以及未来之家暨李尔在亚洲的创新工作室。而其技术中心园区建成之后将更好地促进李尔在中国和整个亚洲的销售增长和业务发展。
目前,李尔在亚洲地区拥有67个制造工厂,并在16 个地区设有工程团队。而在中国就拥有44个制造工厂,已占其亚太区域布局的半壁江山。新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的现代化大楼,届时将能容纳1300名员工,用以支持遍及在亚洲的11个国家大约3.9万名的员工,其中包括中国的2.7万名员工。李尔新亚太总部及技术中心落成之后,新的现代化设施将会展示李尔公司在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系统方面的领先产品 ,包括李尔智能座椅、行业领先工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产品以及业界领先的配电系统,同时还有复杂的网关模块,最新的车联网技术能力。
“在工作中,能推动整个亚太地区业绩的增长,能带动整个团队成长,能创造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能使员工通过在李尔工作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物质回报,这些都是获得自我成就感的来源。有奔头的工作是我最自豪的事。” 蒋・孔克成就于工作带来的人生价值。中国汽车行业瞬息万变,处于朝阳产业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更要及时识别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求变才是新常态。要做技术引领者,不做技术跟随者的李尔,已经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的快速变革做好了准备。“说到底,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生命周期管理方式的竞争。10年至20年后,中国汽车工业将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李尔智能座椅已为未来的无人驾驶做好技术储备。未来,李尔将有座椅与电子电气两块业务并存,各占50%,且电子电气业务板块增速将最快。”
紧随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蒋・孔克认为,汽车工业要更重视网络安全问题。为此,李尔建立了专署和独立的产品网络安全团队来设计和应用安全的产品,并且来检测产品的安全性。在网络安全方面,李尔必须具备非常强大的更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监控能力。
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李尔净利润增长38%,达2.95亿美元;营收提高10%,达50亿美元。2014年~2016年李尔均处于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的第十名,且同比增长均位于前十中的第三名。
已经在大陆集团建立赫赫战绩的蒋・孔克显然对处于快速增长梯队李尔的未来有着更高的目标:“ 未来,随着对中国市场投入的加大,中国业务在李尔全球业务的占比将在现在20% 基础之上大大提升。”
《汽车观察》在采访中了解到,蒋・孔克一天的工作时间均在10小时以上,经常是刚下飞机就能精神抖擞的进入会议状态,且不用倒时差。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自诩为工作狂的蒋・孔克正在带领李尔步入中国市场乃至亚太市场迅猛增长的通道。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叉车就在身边,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2025-01-17 10:10
-
昕特玛中国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加速本
2025-01-16 11:33
-
思看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
2025-01-16 08:52
-
展会资讯|钢铁冶金行业风向标-2025MT
2025-01-16 08:32
-
FLIR监控用热像仪:让汽车塑料零部件
2025-01-14 17:44